實驗室育種苗破解種植難題 浠水培育大別山“白芨之鄉”
浠水閆河村白芨種植基地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攝)
只能靠野生、且在多地瀕臨絕跡的白芨,為何在浠水縣多達500畝近千萬株?該縣清泉鎮鎮長王峰說,3年前引進能人回鄉建起實驗室,破解技術難題,成功培育出白芨種苗,并實現規模化種植。
能人回鄉成功培育白芨種苗
這間實驗室坐落在清泉鎮金寶山村。6月18日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置身其中,26攝氏度恒溫,數以萬計的種苗培養瓶,像罐頭瓶一樣擺放在架子上,每個瓶中都有一片指甲大小的葉片。
“白芨屬蘭科,原生種子不容易發芽,人工組培與催粉直播相結合,才能育出苗子。”陳小野說,控制溫度、濕度后,野生種子在培養基中不斷分裂長出新的葉片,最終培育出白芨種苗。
陳小野是這間實驗室創建者,他大學畢業后在廣東林科院從事組培育苗研究。2018年底,受清泉鎮政府邀請回鄉,創立小野生物科技公司,專門從事植物組織培養。
陳小野說,白芨以球莖入藥,能止血、消腫,目前被廣泛用于醫藥生產以及化妝品行業,過去市場上的白芨大部分為野生,資源有限,市場緊俏。人工育苗需要調配出適合的培養基,技術門檻高,成為大規模種植白芨的最大阻礙。
為扶持小野生物科技公司“茁壯成長”,清泉鎮幫助流轉土地、建設大棚基地,今年又為其申報200萬元的鄉村振興項目,用于提檔升級實驗室和車間。如今,小野生物成為浠水發展白芨產業的“種子企業”,年組培能力千萬株以上,可供種植上千畝。
白芨產業鏈雛形出現
在清泉鎮閆河村白芨基地,白芨長出兩根筷子長的嫩綠色葉子,風中搖曳,一片生機。“小野生物送種苗和技術到田頭,政府每畝補貼200元,還能打造田園花海,給村里帶來游客。”6月19日,望著大田里的50畝白芨苗,村支部書記張治國說。目前,清泉鎮15個村推廣示范種植白芨300畝;錦潤、花澗谷、洪沖等5個生態農業園區種植白芨200畝,計劃打造白芨花海。
白芨苗子價格高、種植技術門檻高,小野生物推出“技術入股、合作育苗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分成”模式,引來勝利、潤鑫林、浠水老兵營農場3家農業企業合作,聯合培育白芨種苗1500萬株,可供種植2000畝以上。浠水老兵營農場負責人說,市場主體出地、出人、出大棚、出肥料,小野生物出技術、出管理,每畝種苗價格從1萬元降低到4000元,三年后收益按比例分成。
為解決種植戶后顧之憂,浠水縣引進時安飲片、泓健藥業、福生藥業、安時食品落戶龐安時大健康產業園,形成白芨收購、加工、銷售穩定渠道。此外,杭州珀萊雅公司與小野生物初步達成白芨深加工合作意向,投資開發白芨面膜、精油等美容產品。
浠水縣委書記付宇表示,下一步將充分挖掘本地“北宋醫王”龐安時人文資源,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在深加工、銷售渠道等方面補齊短板,力爭打造大別山“白芨之鄉”。
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戴威方俊)